阅读历史 |

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公式(2 / 2)

加入书签

,上涨的平均幅度达到多少。

这一系列的说法都遵循着几乎相同的公式,或是历史数据,或是政策信息等一些无可辩驳的高信用度的东西作为背书,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加工,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的。

这种说法看似是没有问题的,实则无比荒诞,学过统计的都知道,统计的原理是,历史是可以重演的,但历史重演的前提一定是基本环境没有发生变化。

忽略前提假设,只谈现象,这无疑是有很严重的问题的,以林老板想象中的这位投资大佬为例,这位投资大佬能从底部将赛木斯的股票连做出数个涨停,那么就一定能将赛木斯的股票从高位再做出一段涨幅吗?

历史中3000点确实是低位,但问题是,历史中数次3000点时,市场的总市值是多少?如今的市场总市值又是多少?市场的总市值不断扩大。而股民的数量呢?市场中的资金量呢?几者扩大的幅度成比例吗?

几乎每一次公布了某条政策后,持有一段时间都会有很大的概率,市场都会有一定的涨幅,历史上那么多次,导致股价上涨的原因都一样吗?

某一次是因为装饰建材上涨带动市场上涨,某一次是因为银行保险上涨带动市场上涨,某一次是因为白酒消费上涨带动市场上涨,那谁又能保证这一次会出现新的内容带动市场上涨呢?

如果历史一样,那为什么带动市场上涨的板块儿不一样呢?归根究底,引发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并不是那一条政策吧?

这个市场不是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,也不单只有一个自变量。要想知道因变量的变化,难道不应该考虑到所有的或尽可能多的自变量吗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