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九百七十二章 这么多讲究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李虎顿了顿之后说道:“分类讨论的话,我觉得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行,主要就是因为两个原因。

从时间的角度来说,即使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做是对的,但是大多数人都会想着要做一些细微的调整。

总归是觉得只要调整有一丁点的作用,那都是好的,但问题是,在时间上做了调整,就相当于做了择时,做了些微的细小的调整,就相当于做了微弱的择时。幅度较大的调整就相当于做了幅度较大的择时。

但无论是哪一种做的调整,就有成功和失败的可能。还是那个问题,大多数人之所以不适用,就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具备择时的能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做调整就意味着把原本的投资模型推向了下坡路,调整越大,下坡路走的就越多。

所以归根结底,还是对自己的投资水平没有客观且正确的认知。

如果从资金的角度考虑的话,结果也是一样的,因为对自己的投资能力的认知不足,所以,随意调整原本已经固定的投资金额,就会导致出现问题。”

听了李虎的回答之后,林修然点了点头,随即补充道:“其实除了你说的这两种情况以外,还有另外的情况。

要知道,定投之所以能够管用,最核心的假设就是股价不管跌到什么程度,不管在底部横多久,早晚有一天能涨回来。

可能未必能涨到之前的最高点,但是一定会找到之前的估值中枢。在这种情况下,定投才是有用的。所以,如果这个假设被打破了,那么定投也就没有任何作用了。

举个例子,比如张三在高点接盘的一只股票之后,一直通过定投来补仓,依旧是按照定投的标准,固定的时间,固定的金额,没有任何的问题,但是股价却一路下跌,直到半年后股票退市了。

这种情况就尴尬了,所以被定投的投资标的持续存在是必须的。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任何一家公司长久不衰,即使所谓的百年老店也有可能会倒闭的一天。

所以,如果想要使用定投,那么投资的标的要么就是一些核心的市场指数。这种市场指数基本是不会有问题的。不是说他们一直会存在,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存在。

要不就是投资一些市值比较高的,经营比较良好的,被大家广为认同的上市公司。原理一样,不是说这些公司以后永远不会出问题,只是说从当前开始算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出问题的。

不要用定投的方式去试图赌什么ST的,或者业绩亏损的这类的股票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直接退市了。”

听了林修然的话,李虎点了点头,这确实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。他之前只是想到了定投的操作出了问题,他从来没有想到,定投存在的本身都可能会出问题。

看着李虎若有所思的表现,林修然笑了笑继续道:“这只是其中一点,还有呢。

假设选择了一直市场的主要指数,在固定的时间投入固定的资金就一定不会出问题了吗?也不是的。

固定的时间投入固定的资金,说白了就是需要一份持续流出的现金流。现金流是非常重要的,但是这份现金流却不是大多数人都能保证得了的。

首先,如果这份现金流是收入所得,那么收入可能会有变化。还会有所谓的中年危机可能出现,不说别的,那么多人环不上车贷房贷,导致房子车子被拍卖的也大有人在。

所以,当现金流出现了变化,即使自己知道,也非常认同,应该在固定的时间内投入固定的资金,但确实就是没有钱了,那又能怎么办呢?

最明显的就是,如果某一个人靠着自己的收入用来定投,他的收入又和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,社会经济越好,老百姓的收入越高。

用于定投的现金流质量越好,社会经济偏好,股票市场也在变好,股票价格也在走高。也就是说当股票价格比较高的时候。这个人现金流比较好,执行定投纪律执行的没有问题。

但是当社会经济逐渐不好的时候,股票的价格就会走低,国家的GDP会出现下滑,老百姓的收入也会下降,这个人的收入也就会下滑。

现金流质量不好,可能会导致定投的纪律执行不下去,毕竟没有那么多钱定投了,但又没有办法。

但是往往这个时候也是股票价格比较低的时候,也是最应该定投的时候。也是最容易摊薄成本的时候。

如果自身的收入不是特别坚挺,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收入随着经济下滑而下滑。导致没有办法。执行定投纪律的情况出现,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那么假设如果不是这样,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?如果现金流不来源于收入,来源于已有的资金。那么又会怎样?

比如有一个人手中有500万的现金,要通过定投去买入某只主流的指数基金,想要通过已有的资金实行定投,就需要先将已有的资金分成很多份,那么分成多少份儿就有讲究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