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10章 宋金议盟,先杀赵构(1 / 3)

加入书签

云中数战大捷,也收拢了不少俘虏,除去部分降兵当场被杀,其余大部分还是属于可以招揽的那些,毕竟里面有不少都是原先投降金国的故辽兵将,还有许多汉人。

宽阔的校场上,两千多名俘虏站成队列,四十多名文吏穿行在人群中,把一块块木牌分发给这些降兵,哪怕后者其中绝大多数不认识木牌上的字迹,这时候也由衷地感觉到一阵心安。

因为站在高台上的那位汉王说了,手持木牌者,等同于汉军兄弟,此后可以天天吃饱饭,拿足饷钱!

饷钱,不敢奢望,但很多人都知道汉军战卒的待遇确实极好,因此看着手里的木牌时,他们的眼神就像是看着馒头或是干饼一样兴奋。

韩常一瘸一拐地出列,从一名文吏手中接过了象征这两千多俘虏的营旗,他认得字,轻声念道:

“陷阵营?”

刘陵向来节俭,平日里无非也就是饭食精致一点,汉王妃在燕京偶尔还会纺织一些布匹命人拿出去卖,后宫里的女人们平日里衣食无忧,偶尔看看戏听听曲也可以,花销不大。

一连吃下去四块饼,他还意犹未尽地看着箩筐,但也知道,这时候不能再吃了。

韩世忠率军离开草原的时候,下令将士放火烧了一部分草场,金人完颜娄室撤军的时候,为了避免汉军追击,下令用死尸填埋和污染水源,让汉军无水可用。

“妾身对这些雕梁画栋没什么感觉呢。”

“尔等虽为降虏,然,汉王恩德深厚,允尔戴罪立功,让尔等以后不受饥馑之苦。”韩昉负手而立,高声道:“此后,用饭之前,必须先高呼三声多谢汉王,

文吏特意又用女真话高吼了一遍,紧接着,在校场边缘有很多士卒走进来,他们手里捧着大筐麋饼和酪酥,随后的那百余名士卒合力抱进来的,则是数十口巨大的铁锅,里面有熬好的粥,热气腾腾。

哪怕猜不出来对方的目的,康王也能模模糊糊猜出几个指使薛弼这么做的“势力”。

一片稀稀落落的喊声跟在他后面响起,只有韩常喊的最大声,韩昉打量着这个满脸伤痕的健壮男人,颔首道:“你可以吃饭了。”

康王嗫嚅了一下嘴角,其实在完颜宗辅那支金军全军覆没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些问题,但直到现在,才被眼前的这位寺丞赤裸裸撕开所有遮蔽。

“殿下使命将成,”薛寺丞站起身,慢悠悠地踱了一步,不紧不慢回答道:“自古以来,飞鸟尽良弓藏,狡兔死走狗烹,而殿下,伱在朝中其实连一条狗都算不上。”

康公弼起身离开,刘陵视线从他身上移开,看着底下乱糟糟的校场,伸手揉了揉眉头,随即,韩昉登上高台,站在他身边。

中午,在雅苑内用饭,那名宫装少女是仁福帝姬,另外两个帝姬也随即盛装走入雅苑,对着汉王行妾礼。

韩常小口地喝着粥汤,随着肚子里有了热气,他迫不及待地抓着麋饼狠狠咬了一大口,厨子还给了他一小碗开胃的豆豉,韩常有了点饱腹感,又把豆豉抹在饼上,吃的很香甜。

康王试探着喊他,薛弼眼神一颤,勉强回过神来,随即放下茶盏,转身看向康王。

“.好。”

“妾,拜见大王!”

“薛寺丞,”康王用被子捂住脸,声音闷闷的,“我先前原本以为金人刀马俱锐,没想到汉军比金军更为凶戾。”

不肯高呼者,斩!

声音不高者,斩!”

官家,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
可敦城则是先前就经历了一次分裂,愿意南下回归故国投奔汉王的辽军和部族已经都在云中安置好,剩下留守可敦城的那些,除非是刘陵的势力范围已经接近他们,要不然他们不会再轻易放弃自己土皇帝的生活。

刘陵平静的点点头,反手揽住她的肩膀,带着她朝前走,那名宫装少女咬了一下嘴唇,欲言又止,终究还是脸皮薄,只能跟在他们身旁,不知道说些什么。

从燕人,到燕云,再到汉国。

“大宋三位帝姬的行宫建好了么?”

北虏已经一步步成势,但朝廷还在醉生梦死的活着。

“阿嚏!”

“我?”

毕竟,就连宋人都清楚自家北面现在是处于勉强维持防御的状态,虚得很。

韩昉摇摇头。

不等刘陵发问,朱淑真就主动道:“承蒙殿下邀请,妾身才来这儿走动走动。”

官家虽然不喜当朝太子,但很明显,他似乎属意于郓王。

毕竟,将他派到燕云,朝廷上下有不少人一开始是默认康王会被当成人质扣押在那儿的。

康王打了个喷嚏,旁边的属官连忙过来问安,然后又贴心地替他盖好被子。

刘陵轻轻揉着眉头,他总觉得自己忘了什么事。

这两处隔着大漠,汉军鞭长莫及。

“殿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