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战前的决断(2 / 3)

加入书签

主的私兵,所以骑兵倒是不少。

他们的任务是掩护王家军团的侧翼,行军路线上三个军团基本属于齐头并进,只是因为骑兵和炮兵的比例各不相同,因此速度也有快有慢。

为了展示王国内部的“互信团结”,克洛德·弗朗索瓦将两个军团都交给了艾登大公指挥,以此向这位老对手表示诚意。

然后是米斯特军团——之所以用名字代称,主要是因为这只军团几乎完全由米斯特大公国的军队组成,装备水准比前三个稍次,但也没有差到离谱。

出于对米斯特人的不信任(指实力),这支军团的任务是担任前哨军和扫荡敌军小股部队,以及收拢溃兵…嗯,基本上就是被派去送死的炮灰和肉盾,用来试探帝国远征军的火力。

毕竟弗朗索瓦家族的基本盘依然是图恩大公国,对于疆域辽阔人口稠密的米斯特,当然是死的人越多,战斗力越弱小才越好管理和统治。

最后一个则是埃纳雷斯领军的“后备军团”,它兼具了一个瀚土军队的全部特点——编制大小混乱不清,士兵素质参差不齐,武器装备五花八门…号称是军队,实际上和武装流民相差无几。

为了打造一支能够和帝国正面硬碰硬的军团,克洛德·弗朗索瓦自然是集结了全部的财力和人力——尽管大多数仍然是乌合之众,但至少是比较能打的乌合之众了——并且刨除了全部他不想要的渣滓。

所谓答应卡尔“留在后方保护补给线”的后备军团,就是这么一个垃圾收容站…到也很符合这位风暴师参谋长一贯的风格:永远与“精锐”无缘,常年和“炮灰”作伴。

更重要的原因是即便以眼下弗朗索瓦家族的财力,想要维持能全部满足“克洛维军制”标准的十万陆军,依然非常的吃力;甚至就连眼下的“三十万大军”也只是勉强凑齐了装备而已。

实事求是的说,他们早已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了;如果不是因为安森,瀚土根本不可能以“近乎”成本的价格,在克洛维王国自己还未结束战争的时候卖到这么多的军火。

一旦拖入持久战或者伤亡太过惨重,刚刚完成一波“升级”的瀚土军团就会迅速退化,变成他们的本来面目,装备水准全面倒退到这场“伊瑟尔惩戒战争”之前…甚至更惨。

五大军团,除了被安排在后方尾随的后备军团,其余四部依然按照原定计划,继续向登巅塔挺进;唯一的区别,就是从“增援”变成了“夺回”这座曾经对瀚土至关重要的要塞。

“……以上,就是目前搜集到的,关于这支瀚土军团的全部情报。”

登巅塔主堡大厅内,站在长桌前的远征军副司令伯纳德,用无比平静的目光瞥了眼长桌两侧的骑士和参谋们,对着坐在主座上的卡斯帕·赫瑞德司令汇报道。

“参谋部的计划是什么?”

暴躁的老人低声问道,阴沉的表情让所有人噤若寒蝉。

“很简单,我们死守登巅塔,用瀚土人的要塞来挡住瀚土人。”伯纳德简洁明了的总结道:

“虽然登巅塔之战并未对我军造成太多损耗,但适当的休整和以逸待劳仍然是有必要的;据守一座坚固的要塞,成本远远比在旷野外打一场正面战斗损失要小得多,并且还能显著提高我军的补给效率。”

“同时尽管敌人并未有如果他们所宣称的那样,足足三十万人,但十万依然是个不小的数字;旷野中的战斗,五比一意味着敌人的线列至少是我军的三倍以上,能够形成绝对的火力压制,轻易包抄我军的侧翼。”

一边说着,伯纳德从桌上拿起军刀,对着众人中央的地图桌指指点点道:“艾登公国地形破碎且贫瘠,这样的地区意味着一旦一支军队遭到包围,很容易就会被数量众多的敌人切断补给线,将我们堵死在某个狭隘的山径或者丘陵之间。”

“同时在机动方面,瀚土虽然军制和装备都十分落后,但和帝国一样有着优秀且古老的骑士传统,他们的骑兵数量并不比我们逊色;换而言之,在机动性方面,我们并没有绝对性的优势。”

“更何况,眼下我们要面对的局势并不乐观。”伯纳德突然忍不住叹了口气道:

“到目前为止,帝国瀚土舰队已经与我们失联十日以上,按照通常会发生的结果,基本可以断定我们的舰队已经…全军覆没了。”

话音落下的瞬间,伯纳德敏锐的注意到卡斯帕的脸色难看了几分。

“当然,这也不排除他们遭遇到了某些困难,比如海上风暴之类的,八月份的瀚土气候并不是十分的适合航行…但这也就带来了几个问题。”

话锋一转,远征军副司令伸出右手两根手指:“第一,我们失去了一支可以随时袭击瀚土海岸线,扰乱他们推进速度的机动力量。”

“其次,这也让我们和远在卡林迪亚港的劳伦斯·伊戈尔将军,还有他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